千万毕业生 如何走稳就业路(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察)
记者 刘 峣
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,首次突破千万大关,增量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,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。通知指出,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、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。
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内外因素叠加,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。从中央到地方,从高校到用人单位,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频频加码,向就业市场释放“红利”。与此同时,青年学子亦升级观念,在灵活就业等新模式、新业态中寻找新天地。
新招实招为就业护航
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截至4月中旬,2022届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,有46.7%已获得工作邀约,数据低于2021年。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,加上疫情等因素,让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。
面对就业“大考”,有关部门加紧研判形势并密集部署,连续出招为大学生就业护航开路。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提出,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,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,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,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几天前,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生林涵在“就业促进周”网络双选会上与一家科技企业达成了签约意向。“企业提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不错,这段时间线上的招聘活动挺多,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找到心仪的工作。”林涵说。
5月9日至15日,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举办“就业促进周”,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超过1.5万场招聘会等,累计提供超80万个岗位;人社部于5月16日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实施“职等你来 就业同行”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,其中将举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;工信部等举办多场“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”,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搭建桥梁。
各地同样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伸出橄榄枝。广东省要求全省事业单位提供不少于6.8万个事业单位工作岗位,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;山东省启动“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”,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充足见习机会,搭建企业和青年人才供需匹配“缓冲区”。
专家指出,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。“在就业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,优化就业服务、促进供需匹配等举措的重要性凸显。”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,做好就业市场相关服务工作,能够缩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匹配时间,提高匹配效率。
在各方努力下,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与去年同期持平,折算成就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。
访企拓岗挖掘就业资源
“今年学校毕业生有1.1万人,除了在能源、机械、计算机等相关单位就业之外,也有机器人、海洋技术等岗位的就业需求,希望企业来校多多招聘!”近日,在一场毕业生就业推介会上,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亲自上阵与用人单位沟通,为毕业生就业、企业用人牵线搭桥。
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,教育部从今年3月起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。各地高校领导带头走出校园、走进企业,与用人单位共建促就业渠道,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。
不久前,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举行了一场为期3天的线上推介和招聘会。金融管理学院院长张铁铸与专业老师“组团”,向与会的30家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,共有5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。
“通过不同视角推介毕业生,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学院和学生,也能够让毕业生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、意向岗位和职业发展空间,找到心仪且合适的工作单位和岗位。”张铁铸说。
规模最大高校毕业生就业“大考”,是对相关部门、各地政府和各所高校综合实力的考验,也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洗礼。专家表示,当前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体,高校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,树立科学、理性的就业观,紧扣国家与时代发展脉搏,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。
到小微企业和基层岗位中锻炼成长,是高校毕业生的选项之一。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指出,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,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;挖掘基层就业社保、医疗卫生、养老服务、社会工作、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。
教育部此前发布相关政策明确,高校毕业生参与中央基层就业项目,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可加10分。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优惠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、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有关政策。
曾湘泉认为,我国中小微企业为数众多,高校毕业生的锻炼机会多、成长快。同时,基层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,岗位多、需求大,充分挖掘基层就业潜力对缓解就业市场压力有重要的作用。
制度保障支持灵活就业
正值忙碌的就业季,广东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孙卓没有投简历,而是在忙碌地剪视频、做配音。
“我平时喜欢看电影,有一次在视频网站上分享了一段电影解析,没想到点击量还挺高,于是就坚持了下来。现在短视频行业正值风口,我希望毕业后在这个领域试试,看看能不能干出一番成绩来。”如今,孙卓已经是一名拥有十万多粉丝的视频博主,也因此有了一些收入。
在千万名高校毕业生中,像孙卓这样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还有不少。新业态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职业和就业岗位。目前,全国已有约2亿人规模的灵活就业群体,相关工作吸引了不少高校毕业生。
与灵活就业类似的还有慢就业——面对就业压力,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更为谨慎,很多人选择考研、考编,为未来的就业创造更多可能性。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达457万,比去年增加80万。
毕业生小殷也是一名视频博主,不过与孙卓不同,她的视频主题是“考研”——每天在视频平台上直播自己学习备考的过程。
“我今年选择报考一所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,希望通过直播的方式督促自己坚持到底。”小殷说,“通过直播我认识了一起备考的‘战友’,也收获了很多网友的祝福。”
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,50.4%选择单位就业,较去年下降6%。与此同时,自由职业、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约3%。
近年来,中国对于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及相关措施逐步完善。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指出,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,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、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、税费减免、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。
曾湘泉认为,灵活就业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,可以保持工作生活平衡,满足个人兴趣。政府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发展指导,建立灵活就业监测平台,更健康、更持续地支持灵活就业。 【编辑:李岩】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