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因泉而城,因泉而名。“邢”字古通“井”。上古邢台,百泉竞流,故称“井方”。历史上“黄帝凿井,聚民为邑”,井、邑合并即为“邢”。为了擦亮“太行泉城,美丽邢台”这张城市品牌。从今天起,我们栏目特别推出了“聚焦泉文化”系列报道。首站我们要寻访的便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邢台八景之一、有着百泉之首之城的达活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追溯达活泉的历史故事,还要从它的名字说起,达活泉这个名字其实并不是汉语。
而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羯族人的语言,翻译成汉语是“很多”的意思,所以达活泉顾名思义就是“很多泉”。
在达活泉公园管理处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于涛告诉我们,虽然如今的达活泉公园是以邢台八景之一的“达活泉”为中心扩建而成。
但是在园区里就还保留着古时达活泉的泉眼。
七年前于涛正式退休,但他对达活泉的历史文化,还是如数家珍。
他告诉我们,现在的九龙池是在原有的旧址上,结合现代园林手法改建而成,其周围有九个涌泉,外围有九个龙柱,向中央的风水球喷水。
而九龙池一带的景物都有着说不完的历史故事。
除了这些建筑和文物大有来头外,达活泉公园的一草一木也都有着不同的来历。
这些有着植物“活化石”之称的水杉就是其中之一。
它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水杉林,其中就有于涛30年前亲手栽种的。
它们如同一位位像于涛这样的公园老员工一样,见证着这里的点滴变化,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汪泉水。
一湖碧水 ,一园秀林。
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,达活泉公园也承载了一代代老邢台人的记忆。
今年70多岁的刘怀方,祖居邢台。
谈起他最初来达活泉游玩的经历,他感慨万分。
在邢台人的心目中,达活泉不仅是一汪泉水,一处风景,它早已成为每个邢台人心中更深层次的依靠,如“一日三餐〞,深深融入了每个邢台人的生活。
如今,达活泉公园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,绿地率达77.35%,分为共动区、民俗文化园区等7大功能区。
成为了一座集文化、休闲、娱乐、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。
从城市的上空俯瞰,绿意盎然的达活泉公园,宛如一颗碧玉镶嵌在城市之中,耀眼夺目。
结束语: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达活泉依旧神秘而秀美,如今,被高楼大厦、柏油马路紧紧“包裏〞 着的达活泉公园,同样以碧水为“脉”,为城市依水而生、因水而兴作出生动注解,成为“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”的一张美丽名片。
版权声明:凡本平台发布的
所有原创新闻内容
任何媒体、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
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