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动态 >  >> 正文
【“三抓三促”行动进行时】岷县:65万亩中药材已经全部完成种苗栽种
来源: 定西市广播电视台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8 10:35:32

农历三月,草木萌发,万物涌动。千年药乡甘肃岷县千万勤劳纯朴的药农再次回归土壤,应季而作,应季而收,在时间的怀抱里继续耕耘。目前全县65万亩中药材已经全部完成种苗栽种。

正午时分,阳光酥酥,土壤温软。在岷县蒲麻镇海拔2700多米的大山中,岷县佰质归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想平,正在他的有机当归种植基地里“精心”耕作,深翻、平地、拉线、放苗、覆土……每一个动作都将给予一株株当归幼苗新的生机。

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曲婷婷:你好,我看您这个当归的栽法和其他人的栽法有些不一样?


(资料图片)

岷县佰质归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肖想平:我们这个栽法叫45度平行移栽法,栽出来的当归种苗尾部没有破坏,身段头部比较长,药用价值比较高一点。像我们今年有机种植的这一块,全部是采用45度平行移栽法。  

多年的劳作中,广大药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栽种方法——45度平行移栽、油菜籽施肥、深翻杀虫,土生土长的药农们对有机种植赋予了更朴素更直接的解释。

岷县佰质归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肖想平:这个就是我们农民自己总结出来的,油菜籽煮熟以后撒在地里面,这个油性比较大,对疏松土壤比较好一点,煮熟了以后撒在地里就行了。

岷县蒲麻镇包家沟村药农 李小忠:有机种植土质会越来越松软,不那么紧。蚯蚓、青蛙多了,减少病虫害。有机当归价钱更高,比市场的价钱能高一倍。

有机种植实现了生态链平衡!从2020年开始,经过3年的努力,肖想平在家乡建起了中药材种植“北纬43度有机生产基地”,中药材年销售额达到了350多万元。

连着几天的阴雨过后,松软的土地笼罩了一层薄薄的雾气。细看,当归种苗陆续开始钻土透芽。33岁的返乡大学生董辉军已经是种当归的“老把式”了。

岷县禾驮镇拉路村药农 董辉军:现在是当归的主要出苗期。观察当归的出苗好不好,主要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看这个顶土有没有出来,另一种就是把土刨开,看里面的当归芽子有没有正常发芽,发现没有出芽的当归种苗要及时补救。

董辉军告诉记者,今年他流转了将近一百亩土地种植中药材,和去年相比,种植面积整整翻了一倍,其中当归就有50多亩,机械化程度也达到了60%以上。

岷县禾驮镇拉路村药农 董辉军:目前,我们50亩的当归已经全面种结束了。连着几天的阴雨,当归出苗率达到了50%左右,预计在一星期内能够达到80%左右。   

记者:这么大的面积,你的种植底气是什么?

岷县禾驮镇拉路村药农 董辉军 :种植底气就是去年我的收入比较好,再就是我比较看好明年的市场行情,尤其是当归,去年光当归我就收入了40万元左右。

“有胆量就有产量”。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,还有对近年来当归种苗产量和药材需求市场的分析,董辉军今年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

岷县禾驮镇拉路村药农 董辉军:受父辈的影响我们对土地有非常深的感情。现在种植中药材的主要以我们这个年龄为主,30岁左右。有胆量就有产量,年轻人种植当归第一规模比较大、第二采用机械、第三采用科学种田,所以比父辈们种的效益要好的多。

从绿色标准化种植、到更高标准要求的有机种植、再到更多有干劲、有文化的年轻人成为当归种植的“主力军”。如今,岷县当归种植已经焕发出了更加强劲的生机和活力。

岷县中药材技术推广站站长 郎建军:目前,全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率达到85%以上,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率达90%,为更好实现“种出好药,卖出好价”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。目前,全县65万亩中药材(当归30万亩)已经全部完成种苗栽种,进入出苗期。

来源:岷县融媒体中心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