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大众网评论员 蒋丽君
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,也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。自2018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强调“优化营商环境”,要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以来,全国各地都在探索“优化营商环境”这个课题。
优化营商环境,需要持之以恒。
6月6日,德州市召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,发布会上发布了工改系统与“中介超市”互联互通,工程建设领域“信用+承诺+容缺”三联动极速办等重磅政策,均为省内率先推出。评论员发现,自2022年6月起,德州召开首场“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,截至今年3月份,共举办了14场,主要内容围绕争先进和补短板项目进行解读。如此高密度的政策发布,长时间的改革创新,看得出当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。
优化营商环境,绝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必须随着群众的需求变化持续“改良”。围绕企业、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,以“减程序、减时限、减费用、提效率”为目标,研究解决方案,推动审批流程“化繁为简”,真正让群众省时省力省心省钱。
优化营商环境,需要真心以待。
德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推行的初衷是让落地德州的项目可以尽快开工建设,这是今年齐河县揭榜“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流程标准化”改革试点以来,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优化审批流程,在实践中形成了以“审批流程图”为引导,以“业务办理规程”为核心,以“智能审批”为辅助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的审批服务业务流程体系。换位思考,站在企业角度考虑企业所需,这是这项制度改革推陈出新的有力手段,倾注了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关爱和关怀。
优化营商环境,绝不能大而化之、浮在面上、流于形式,一切要围绕企业在当地安心落户,安心发展为目标,让企业家在当地更有归属感、获得感、成就感。如果不能深入调研,了解所需,倾注服务企业的情感,很难把标准化改革做到刀刃上。
全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,是一个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项、必选项。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,一个明确到位的流程,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真情体现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