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市场 >  >> 正文
艺术课堂丨琵琶专业课
来源: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馆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6 18:02:00

你认识琵琶吗?

Pipa


(相关资料图)

琵琶,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最早被称为\"琵琶\"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。\"琵琶\"二字中的\"珏\"意为\"二玉相碰,发出悦耳碰击声\",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。

其名\"琵\"、\"琶\"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。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,琵是右手向前弹,琶是右手向后挑。在唐朝以前,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(又称琉特属)弹拨乐器的总称。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,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、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。

代表作品

传统琵琶曲可分为武曲、文曲以及文武曲。

武曲着重右手的演奏技巧和力量。格调雄壮慷慨、气魄宏大。乐曲以叙事为主,富有写实性和叙事性,往往 根据内容情节发展连续叙述,结构庞大,有声有色,绘形绘影,段落分明。代表曲目有十面埋伏,霸王卸甲,海青拿天鹅,汉将军令等。

文曲着重左手技巧的表达,格调细腻、轻巧、幽雅抒情,它以抒情为主,富有概括性和倾诉性。往往以简朴动人的旋律或优美清新的音调,表达出深刻地内心倾诉或 令人向往的意境。代表曲目有夕阳箫鼓,昭君出塞,汉宫秋月,月儿高,青莲乐府,琵琶语,塞上曲等。

文武曲即文曲与武曲的结合,代表曲目有阳春白雪,高山流水,龙船,夕阳箫鼓,虚籁等。
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在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历史长卷上,琵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画上了浓墨重彩 、璀璨光芒的一笔。

《十面埋伏》

《十面埋伏》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,堪称曲中经典。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,风格的雄伟奇特,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。垓下决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。琵琶曲《十面埋伏》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,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。

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。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,项羽自刎于乌江,刘邦取得胜利。明末清初,《四照堂集》的\"汤琵琶传\"中,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《楚汉》一曲时的情景:\"当其两军决战时,声动天地,屋瓦若飞坠。徐而察之,有金鼓声、剑弩声、人马声……使闻者始而奋,继而恐,涕泣无从也。其感人如此。\"

课程简介

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,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,被誉为弹拨乐之“王”。本系列课程将以《十面埋伏》《陈隋》《秦桑曲》三首经典琵琶曲为案例,从技能与乐曲两大方面进行技能训练,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!感兴趣的话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课程吧!

扫码即可学习课程

本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关注昌平区文化馆抖音号

观看更多精彩视频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